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提升我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学组织品牌的建设发展水平,更好发挥我校关工委“五老”的示范带头作用,使专业理论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更好结合,努力构建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大学生理论学习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政治追求。7月26日,由吉林大学关工委、团委、北区学工办、地学部共同组织举办的吉林大学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兴城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新老“M•M”学习研究会“牵手共建”活动在兴城教学基地举办。吉林省关工委副主任、吉林省教育关工委主任董玉辉,省教育关工委秘书长于青,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海俊,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淑贞,校关工委秘书长、离退休党委书记陈少田,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高军,校团委、北区学工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会员代表、离退休党员“M•M”学习研究会会员代表等参加活动。此项活动也是我校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的组成部分,活动分三大板块进行。

一是举行吉林大学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兴城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首先,吉林省关工委副主任、省教育关工委主任董玉辉、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海俊、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高军、校团委组织部部长吕春晖共同为吉林大学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兴城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校关工委副主任杨青萍介绍了“M•M”学习研究会成立的背景以及研究会建立35年来的建设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会员代表潘力宁在发言中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充分利用“M•M”学习研究会的学习平台,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理论、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努力奋斗,不忘初心。董玉辉主任在讲话中强调,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兴城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和新老两代会员“牵手共建”活动,是“M•M”学习研究会组织形式、活动平台和学习方法的一次创新,要深化学习,加强组织宣传,让传统品牌活动绽放新光彩。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海俊指出,本次活动意义重大,活动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真正实现老少牵手,教学相长的初衷。
建立吉林大学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兴城社会实践基地的主旨是:野外实习是地质专业学生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了解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适应艰苦工作环境,逐步掌握野外实践工作方法,锻炼独立工作和坚强意志品质的能力,培养专业思想、团结协作的精神重要实践契机。在兴城地质实习基地建立吉林大学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兴城社会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在野外实习基地建立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社会实践基地,抓住学生野外实习的契机,在学生野外专业实习的同时,利用一定的业余时间开展理论学习、时事政治、中华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邀请老专家、老教授在指导野外工作的同时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专题讲座,将专业学习、理论学习教育活动与野外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理论专题导航、实践转化历练、自我内化升华等环节,把地质工作技能培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有效的融入地质野外实习实践的全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锻炼提升,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举办吉林大学离退休党员“M•M”学习研究会与吉林大学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会员“牵手共建”座谈会。在座谈会过程中,新老两代会员畅所欲言。老一代会员用亲身经历讲述了通过研究会如何学习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并明确“信念就是力量、信念就是源泉、有了信念就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对青年大学生给予殷切嘱托,到动情处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学生会员备受鼓舞,表示要直面使命担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下,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读懂中国”。校团委组织部部长吕春晖介绍了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工作思路,表示研究会正日益发展壮大,希望老同志能在思想上、政治上传、帮、带。杨青萍副主任回忆了与研究会创始人林丛教授共同工作的经历,希望会员们永远都不要忘记那些为研究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前辈们,要沿着先贤的足迹,将研究会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座谈会上,老年会员还为青年会员代表赠送了《习近平知青岁月》等学习书籍。
吉林大学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与朝阳离退休党员“M•M”学习研究会“牵手共建”活动于2017年11月开始,通过“牵手共建”这个平台以老带新、以少促老、互动交流、共同提升,使青年大学生和离退休党员通过“M•M”学习研究会这个平台,把信仰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M•M”学习研究会鲜明的特色,让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在校院唱得更响、让理想信念永存,为社会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为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做贡献。
三是举办专题报告会。本次活动安排了3个专题报告。请地学专家李舟波教授做《地质事业与国家发展》的报告;请地探学院党委书记高淑贞做《黄大年的青少年时代》的报告;请原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吉林大学关工委客座教授王有志大校做《习近平军事思想与强军梦》的报告。

86岁的地学专家李舟波教授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他为200余名大学生分享了自身求学工作经历,朴实的言语中,提到最多的四个字是“国家需要”,在近60年的地质工作生涯中,李舟波教授以自己的努力与奋斗为祖国的地质教育事业做贡献,让所有的与会者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黄大年的青少年时代》专题报告中,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淑贞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搜集了大量黄大年教授成长过程的相关资料,向大家呈现了时代楷模青少年时期的成长成才之路。

省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王有志大校《习近平军事思想与强军梦》的专题报告,从习近平军事思想的来源、科学内涵、强军方略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以习近平军事思想为指导,实现强国、强军梦。
本次活动得到了兴城教育基地的大力支持,系列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校关工委秘书长陈少田在总结中指出,希望“M.M”学习研究会的会员们今后能更好地利用兴城社会实践基地这个载体和新老“M•M”学习研究会会员“牵手共建”这个平台,将课堂和书本里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祖国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老年“M•M”学习研究会会员表示,活动有意义、有高度、有亮点,老同志定当不忘初心,发挥余热,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青年大学生表示,很感谢也很珍惜平台提供的学习交流机会,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不辜负国家、社会和前辈们给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