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虽没有以往的忙碌、收获,却有难得的悠闲、安逸,可谓老有老的乐趣,老有老的骄傲!如何安排好老年生活,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这是我们老同志退休之后必须面对的功课。每个老年人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都会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我校退休职工王寅石老师以一种独特的“娴”情“艺”致,与品茶、下棋、写作一样,之滋之味、至兴至趣,寻找到精神的快慰,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精彩。
“果蔬创意”爱好者—王寅石是我校后勤集团退休的一名工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谦和且热爱生活,爱好手工艺。退休后,为了寻找精神食粮,满足多元化生活,她采用废弃果蔬的根、茎、叶,加上自然、随意、不拘形式的个性创意制作的艺术品,深受大家的喜欢,给予人美的享受。
退休不褪色,王老师也想在自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孩子们制作这些艺术品,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关注生活,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灵感;同时,想通过作品的推出,能结识更多人共同探讨这一边缘艺术,互学、共勉、使之灵动、璀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满足,更多的银发族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再实现。离退休工作处、党委也越来越多的关注我校离退休职工的业余爱好及生活品质,通过离退休工作处公众平台“‘娴’情‘艺’致”版块以《蔬花满架,艺果盈枝—记“果树创意”爱好者,吉林大学离退休职工王寅石》对其进行了宣传和报道后,得到了更多社会媒体的关注,《中国日报》英文网、《长春日报》《中新社》等从不同角度也随之进行了报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也希望我校更多的老同志在晚年生活中不断地追求,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结交朋友,使晚年生活过得更充实、快乐!争做一名学习型的现代老人,并使之成为一种乐趣,一种生活,一种幸福!离退休工作处也将通过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并借助社会力量,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多为老同志搭建老有所乐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