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上午,由吉林大学老年书画研究会与吉林建筑大学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碧血千秋 浩气长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联展”在吉林建筑大学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以笔墨致敬历史,以艺术弘扬正气,汇聚两校书画同仁之力,共同缅怀峥嵘岁月,讴歌民族精神,传递和平愿景。
上午10时,开幕式正式开始。吉林省文联副主席赵志强、吉林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学建、吉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陈少田、长春市朝阳区文联主席齐晓丽、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长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有关领导及两校艺术家代表、师生及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代表等出席活动。吉林建筑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李也主持仪式。
吉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陈少田在致辞中指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画艺术则是传承历史、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他高度赞扬两校合作以笔墨追溯历史、以丹青书写正气的举措,赓续了中华民族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实现了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更有利于老一辈艺术家的深厚积淀与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的交汇碰撞。
吉林大学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张树臣在发言中回顾了研究会在推动传统文化与红色主题创作方面的努力。他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既有苍劲厚重的书法力作,也有意蕴深远的绘画精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以及对时代的思考。
吉林省文联副主席赵志强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展览的主题立意与艺术水准。他指出,书画艺术在表现民族精神、唤醒集体记忆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展现了吉林文艺界深厚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
吉林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学建代表主办单位之一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他强调,高校不仅是学术高地,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书法学院与老年书画研究会的合作,既是人文艺术的交融,也是代际精神的对话,为校园文化注入了厚重而鲜活的力量。
本次展览共展出书法、国画等作品百余幅,主题鲜明、风格多样。作品中既有挥毫泼墨的“碧血千秋”“浩气长存”等巨幅题词,也有细腻描绘烽火岁月、英雄形象的绘画创作。艺术家们以笔为戈、以墨为刃,在宣纸之上重构历史场景,抒发民族情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与浩然正气。
开幕式结束后,嘉宾与观众移步展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观摩作品、交流心得。大家驻足于一幅幅作品前,或凝神细观,或低声探讨。许多青年学生表示,通过书画艺术走近历史,更能感受到那段岁月的厚重与先烈的伟大。
据悉,展览将持续一周,面向师生开放。届时还将举办专题讲座、创作笔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展览的影响力和教育功能。
丹青写史,翰墨传情。在这场以“碧血千秋 浩气长存”为主题的艺术盛宴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的回响,更感受到了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扬。正如参展艺术家所言:“笔墨虽轻,可载千钧;历史虽远,犹在眼前。”这场展览,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期许,激励我们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共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