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学校关工委主任办公扩大会议在中心校区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会议室召开。校关工委副主任、各校区驻会委员、校团委负责人、二级学院学团组织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会议由离退休党委书记、关工委秘书长陈少田主持。

学校关工委副主任杨青萍传达了2018年全国教育部关工委领导干部培训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各级教育关工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对立德树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准确把握教育关工委的新形势,共同写好教育关工委的“奋进之笔”“得意之作”。她表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吉林大学关工委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在立德树人方面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在发挥“五老”优势方面突出政治优势,着力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院士回母校”“读懂中国”等品牌活动的落实。

会议通报了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院士回母校”——吉林大学站活动筹备情况。朱晓非副秘书长表示,“院士回母校”活动旨在搭建在校大学生与自己的院士学长平等沟通的平台,使青年学生从院士校友求学报国的经历、体会和感悟中受到启发和激励,意义深远。学校关工委要高度重视,与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全力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月,校关工委发布了《吉林大学关工委关于开展“读懂中国”试点活动的通知》,校内各二级关工委积极组织学生拍摄微视频、撰写文章,并挑选出优秀作品上报学校关工委。会上,各二级关工委对作品进行了展示,校关工委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视频及征文进行审核评选,最终推选出的优秀作品将报送至教育部关工委,代表吉林大学与全国各高校作品进行评比。陈少田秘书长表示,“读懂中国”是继“院士回母校”之后的又一品牌活动,旨在发挥老同志“中国道路见证者亲历者”的优势,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进一步深刻感受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和伟大成就。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关工委作用,把本次活动作为展示学院关工委常态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真正动起来、热起来、读起来、懂起来。

最后,金海俊常务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本年度关工委工作任务很重,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上半年,在兴城建立了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社会实践基地、组织新老“M•M”学习研究会“牵手共建”;下半年,“院士回母校”“读懂中国”等活动异彩纷呈。关工委要为“五老”优势的发挥搭建平台,同时重视学生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争取达到“参与一个,受益一方”的效果。下一步的工作中,关工委要做好三个“继续”,即继续抓好“M•M”学习研究会的指导、继续搞好“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系列活动、继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关心下一代的能力。